深港同贺! 港大深圳医院五年晋级三甲,并获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
作为一家建院仅5年的公立医院,港大深圳医院是广东省最年轻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国内首家ACHS和三甲双认证医院。
深圳市副市长、港大深圳医院董事长吴以环,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市医管中心主任王大平,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李国章教授、香港大学署理校长谭广亨教授、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教授等医院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以及医院员工共同参加了此次揭牌仪式。
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是从2015年开始的。
据了解,医院结合两地的情况,通过减少耗材浪费,实行打包收费,取消点滴房等制度打造“绿色”医院。同时也给予医护人员更高的薪水,杜绝收红包现象;严厉打击医闹,保障医生的工作环境,打造“绿色”医患关系。
“我们希望推动绿色的医疗文化,医院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钱为中心,秉持一种公平、公正、公开、公益性的理念。同时建立一种透明机制,让医生有专业的精神,不要因为钱去浪费资源。”卢宠茂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李创对时代周报记者补充解释:“绿色医疗理念,从医改的角度来讲,就是安全、有效、方便、智能,能够用最适宜的技术来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所有医疗机构都是为了促进人民健康的,不是去做治疗、开药、住院这些简单技术活的。为最广大的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服务,就是从医改角度对公立医院的定义。”
还能再输出什么经验?
2017年10月29日在港大深圳医院举办的2017国际绿色医疗论坛上,广东省卫计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指出,近期粤港两地将签署医疗交流合作备忘录,深化两地交流研讨、人才培训、服务发展等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早已有之。比如说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还有两地传染病疫情的互动,疫情的预警响应,以及香港内地两地病人的转运等。建立港大深圳医院也是其中之一。未来两地在医疗卫生领域会出现更加深度的合作,也会越来越多。”李创透露。
至于港大深圳医院的模式经过五年实践,能否复制到内地其他地区,李创认为,港大深圳医院作为深圳医改的旗帜,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旗帜,它的所有措施推动到各个地方,都可以使用。
但前述工作人员抱有不同观点。“目前把这种模式推行到各地还是有很多限制,深圳离香港比较近,来回比较方便,其他地方没有这个优势。”他说。
卢宠茂对未来的愿景则是,希望可以对改革再提供一点帮助。“过去五年,我们做了不少事情,在医改、服务、人事方面也做了很多改变。未来五年,收费方面的改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过去的收费模式在很多地方不合理,对于专业人员的价值定得太低。医生做一个手术费用很少,检查、药和急诊却比较贵,这些都不正常。”
“港大深圳医院今后的发展应该汲取内地三甲医院的经验和教训,现在内地三甲医院依赖的是病人流量,大病小病都看。没有真正发挥自己引领医疗技术、解决疑难杂症方面的作用。港大深圳医院本身的模式和定价与内地其他三甲医院不太一样,希望能去做这些事情。”长期关注医改的中欧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部分文字来源:《时代周报》(已获授权转载,原文有删减)
标题:《五年磨合晋升三甲 港大深圳医院的坚持与妥协》
记者:谢艺观 张硕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
© 2014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13014042号-1